人民网深圳9月18日电(记者刘叶婷、谢莹、赵健)用意念控制花开、与机器人对打乒乓球、智能定制一杯专属拉花咖啡……9月17日,人民网“2025中外记者看深圳”调研团来到深圳科学技术馆,开启了一场充满科技感、“未来范儿”的沉浸式科学探秘之旅。
作为深圳市“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”之一,深圳科学技术馆于5月1日正式开馆以来,已成为深圳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网红打卡地。
“暑假期间,每天门票都会很快售罄。粗略统计,外地观众占到了50%。”深圳科学技术馆副馆长袁品高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,截至9月17日,科技馆接待观众数量达176万人次,7-14岁青少年占比达40%。
据介绍,深圳科学技术馆以“数字文明、创新未来”为主题,通讯科技为主线,重点展示量子科学、先进制造、智享出行等前沿科学技术。
“加强互动体验是展区布置的一个显著特征。通过实体和数字媒体结合,观众可以在互动中感悟科学原理。”袁品高表示,通过场景驱动模式布展、加强互动性体验、注重展教结合、提升展项数字化水平等方式,实现了专业性和科普性的深度结合。依托VR、AR等先进技术,观众徜徉在24个主题展区、950个展项,可轻松实现“上天、入地、下海”的奇妙体验。
此外,深圳科学技术馆格外注重与企业联动展示科技成果,搭建起企业与公众的沟通桥梁。袁品高介绍,深圳科学技术馆与深圳湾试验室、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、腾讯、智享出行、华大基因、比亚迪等科研院所、企业等紧密合作,提升了展项的专业性和准确性。
值得一提的,深圳科学技术馆开发出多主题研学课程,推出“少年科学家”培育计划,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。“日日有活动、周周有新意、月月有主题”,一系列聚焦人工智能、生命科学、航空航天等前沿技术的研学活动,悄然埋下了科技创新的种子,只待来日收获硕果累累。
青山掩映间,这座位于光明科学城腹地的“大飞船”正以腾飞之势,带领公众探索科学奥秘,驶向光明未来。
股票配资大盘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